为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借助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水平提升,持续推动河南省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矩阵,7月27日,由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郑州市机械工程学会主办、郑州产城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以“向新而行”为主题的首届新质生产力赋能先进制造大会在郑州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武汉大学国家二级教授范如国,河南省统计局二级巡视员顾俊龙,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国俊,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三级调研员田富,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河南省仪器仪表学会、郑州市粮油食品协会、郑州产城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郑煤机数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华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原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工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海克斯康工业研究院,还有来自南阳煜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安阳鑫盛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及高校、研究院单位的负责人和代表200余人参加。大会开幕式由郑州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铁大桥(郑州)缆索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占莉主持。
郑州市科协刘国俊主席为大会作开幕致辞。刘国俊指出,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鞭策郑州市机械工程学会切实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凝聚广大机械工程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立足机械工程发展前沿,为推动机械工程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鼓励企业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加强交流,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撬动多元合作的创新优势,以科技自主创新,赋能中原全面高质量发展贡献各自的能量。
郑州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鲍丽致辞指出,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先进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机械工程领域亟待新质生产力的赋能转型。为了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的深层含义,为助力郑州市这一国家中心城市和高质量发展区域核心增长,为提升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作为大会主办单位的郑州市机械工程学会努力构建一个促进企业、科研院所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之间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坚实平台,加强各地区学组之间的互相联系和沟通,取长补短,增强凝聚力,扩大社会影响,共谋科技自立自强。
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线上和代表们面对面进行了主题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先进装备制造》的大会主旨报告和交流。武汉大学国家二级教授范如国、河南省统计局二级巡视员顾俊龙、郑州产城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扬分别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工业领域投资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与产城更新的融合之道》为主题进行大会主题报告。
随后,海克斯康工业研究院院长谢国杰,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鲍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总工程师贾连辉,中国机械工业集团首席专家、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新奇,郑煤机数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东安,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博强等行业专家学者,也分别以《工业软件云生态平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全面布局新兴未来产业,强化基础,激活新质生产力》《绿色智能技术推动隧道掘进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新质生产力下的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之路》《新质生产力在数字化工厂中的创新应用与赋能》《封闭场景用自动驾驶车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专用车辆助新质》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干货满满,精彩轮番上演。
本次大会还特别安排了互动环节,由郑州市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东方主持,通过为本次大会作出优秀报告的专家和优秀团队颁奖,将大会气氛推向高潮,随即紧紧围绕大会的核心主旨,鼓励专家们积极分享前沿案例与最新研究成果,热切交流,形成了一场热烈的别开生面的智慧盛宴。最后,李东方为大家对学会的长期支持、各位专家领导的精彩报告和发言表示感谢;本次大会是一场绿色、谐和、轻松学习的大会,是一次主要来自郑州机械不同行业代表的知识盛会。为在新一轮转型、国家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的阶段,在大家对学会的支持、领导和厚爱下,学会取得更大进步表示信心;学会会继续加大力度,助力各群体及各行业提升科学素养、注重品牌、注重高质量,继续发挥学会的影响力和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