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2024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江西将重点实施“六大行动”,加快制造业强省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指出,2023年是江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省工信系统创新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以下简称“1269”行动计划),全力以赴促进工业生产平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动力动能,全省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23年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高出全国平均0.6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36487.5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列全国第7位;实现利润总额1760.4亿元,同比下降13.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2.7个百分点。
会议强调,2024年全省工信系统将以深化细化“1269”行动计划为主抓手,以制造业创新驱动、数智化改造、绿色低碳转型为路径,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抢抓机遇,抢位错位发展,大抓狠抓落实,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积极培育,持续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重点将实施“六大行动”——
运行提质提效行动
紧盯主要经济指标,聚焦重点市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加强工业运行穿透分析、监测预警,以“一产一策”“一行一计”推动工业平稳增长;大力推进工业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调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000个左右,带动全省完成工业固投5000亿元左右;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对接RCEP,积极扩大赣产工业品出口,多角度稳定工业外贸出口,提高工业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链式集群提升行动
全面推行工作模式创新,更好发挥链长作用,建立完善链长与链主常态化对话互动机制,以及链长指导产业链发展主阵地、联动区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深化产业链对接,畅通不同产业链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对接合作,不断提高省内产业配套率;促进集群争先发展,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攻坚,力争将赣州市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纳入工信部重点支持世界级集群培育库,在铜基新材料、光伏、锂电、航空、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再争创1—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000亿元、新能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000亿元、航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60亿元、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50亿元。
“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分行业分类型打造一批5G工厂、“5G+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示范、智能制造、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等数字化转型标杆;制定“小灯塔”企业建设指南,分行业分场景打造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运用“揭榜挂帅”方式,分行业分领域建设一批“产业大脑”、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关键企业数智化改造,“一链一场景”分类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数字化改造;在全省60%的县(市、区)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深入开展开发区数字化转型评估,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先行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
技术改造升级行动
加快数智技术、绿色新技术等赋能传统产业,重点推进九江石化炼油芳烃一体化项目、大湖塘钨矿开发项目和新钢集团铁前系统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等加快建设。力争有色金属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500亿元、石化化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800亿元、建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700亿元、钢铁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960亿元、食品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8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250亿元、现代家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
创新绿色融合行动
鼓励龙头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吸纳或整合创新资源,加强产业链内、链间、链群联合技术攻关,提升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组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集中资源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临门一脚”关键技术产业化;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和未来技术产业研究院,努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推动绿色园区低碳升级,实施链主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主体培育壮大行动
实施链主企业培育专项政策,支持大企业积极发挥引领支撑作用;研究支持企业升规入统相关举措,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0家;围绕“1269”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产业链群,进一步梳理完善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培育新增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力争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4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