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机械是橡胶制品生产的基础,涵盖了从原料加工到成型、硫化等全过程。这些机械包括炼胶机、挤出机、压延机等,它们共同确保了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支持了轮胎等橡胶产品的广泛应用。
2023年中,欧洲橡胶杂志(ERJ)公布了2023年全球橡胶机械行业企业的销售收入排名。中国上榜企业占比近半数!
一、2023年全球橡胶机械TOP10.
数据来源:欧洲橡胶杂志(ERJ),MBL制造业品牌库整理。
二、TOP10中国企业介绍
1.软控股份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发展起来的集团化跨国企业。公司致力于信息化装备、行业应用软件的研发与创新,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为企业提供软硬结合、管控一体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并广泛涉足环保、物联网和橡胶新材料等领域。软控股份主要产品覆盖轮胎生产的配料、密炼、压延、裁断、成型、硫化、检测等环节。
软控股份早期主要提供轮胎生产控制软件,逐步扩展到提供全套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配料、密炼、压延、裁断、成型、硫化等轮胎生产全工序的设备。
2006年软控股份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公司进入了资本市场。而后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2009年软控欧洲研发中心成立,开始国际化布局。承建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了软控股份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实力。
2011年软控股份承建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轮胎装备领域的研发能力。
2014年在橡胶轮胎行业首推“智慧工厂”,标志着公司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抚顺伊科思加盟,扩大了软控股份的业务范围。
2016年承建全球首个轮胎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在智能制造方面领先地位。
2017年牵头成立中国轮胎智能制造与标准化联盟,推动了行业的标准化进程。
2020年由软控主导的轮胎用RFID四项国际标准发布,显示了公司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重要角色。
2023年,软控股份橡胶机械销售额达606百万美元,位居全球第一。未来软控股份将在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的双重领域内蓄势待发,依托工业互联网的强大力量,推动全业务链的数据深度互联。通过实现轮胎工厂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数据资源共享,公司将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催生行业的新业态与新模式,为企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2.萨驰集团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萨驰智能”),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技术领先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商及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服务商,综合实力位居全球行业前列。公司已成为拥有完全自主研发并掌握轮胎工业高端核心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的企业,拳头产品“智能化半钢一次法成型机”,位居世界前列,萨驰集团已成为知名的轮胎高端装备制造及服务商。以下是萨驰集团发展历程的几个关键节点:
成立初期与战略定位
萨驰智能自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其作为轮胎行业高端核心装备制造及服务商的战略发展目标。公司专注于高端智能轮胎装备的研发制造,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2014年12月,萨驰智能推出了智能化半钢子午胎一次法成型机,该产品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后,公司不断进行产品升级,目前已经推出了第五代产品,持续提升其在轮胎制造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萨驰智能与世界知名轮胎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均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公司通过提供高端智能物流装备和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助力轮胎等制造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萨驰智能紧跟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对战略目标进行了及时升级调整。公司不仅强化了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还扩展了产品与服务边界,为制造业提供智慧物流、智慧工厂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
2023年萨驰智能橡胶机械销售额近50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5。未来萨驰智能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的战略定位,致力于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计划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进一步扩大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影响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
3.大连橡塑机械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橡塑,是中国橡塑机械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橡胶(塑料)密炼生产线、橡胶(塑料)压延生产线、各种开炼机系列、单、双螺杆塑料挤出生产线、子午胎内衬层生产线、胎面复合生产线、销钉冷喂料挤出机系列、全钢子午胎一次法成型机等通用、专用设备以及塑料加工、辅助加工、二次成型加工设备等150多个品种、300多个规格的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包括港、澳、台)34个省、市、自治区,远销欧、美、亚、澳、非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橡塑可谓是橡胶机械的最早入局企业。
早期发展(1907年-1945年):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7年建立的大连铁工所,由日本人小田切寿丰出资建立,经历过接管合并,1960年更名为大连橡胶塑料机械厂。
大连橡塑机厂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提升生产能力。在抗美援朝时期,工厂迅速响应,设计制造出2台12吨蒸汽压路机,保障了志愿军运输线畅通,为战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7年,大连橡胶塑料机械厂整体划拨给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
1998年,公司改制为大连冰山橡塑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1年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橡塑机械第一股。
2006年5月23日名称变更为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大连市国资委将持有的公司国有股无偿划转给大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19年,实现了年产35万吨和20万吨两台大型挤压造粒机组同时制造、同时出厂验收,创下了大造粒机组研制领域的新纪录,标志着大橡塑具备了批量化研制大造粒机组的实力。
2020年,大橡塑顺利通过德国NOVOLEN工艺包合格供应商资格认证,成功跻身NOVOLEN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合格供应商之列,并于今年顺利实现首台套机组出口,这对推进全球化市场布局、增强大橡塑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意义重大。
2023年,大橡塑橡胶机械销售收入达178百万美元,位居全球第6。未来大橡塑将继续秉承一切以顾客满意为最高价值导向,围绕“技术高端、制造高端、供应链高端、产品高端、客户高端、服务高端”的持续升级,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橡胶石化高端装备综合服务提供商。
4.桂林橡胶设计院
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原名化工部橡胶工业设计院,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桂林。该设计院长期专注于轮胎制造设备的设计和生产,是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产品包括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是生产高性能轮胎的核心装备。
桂林橡胶设计院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初创与初期发展(1974-1983):
1974年,桂林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成立,完成了多项工程设计和非定型橡胶机械设备设计。
1977年,完成了更多工程设计和设备设计。
1978年,单位名称和隶属关系进行了调整,改为以化工部为主的管理体制。
1979年,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引进并建成投产的大型子午线轮胎工程项目。
2.技术与业务扩展(1984-1993):
1984年,单位从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转为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1985年,单位被明确为处级单位,并改名为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开始承担国内外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工程建设任务。
1986年至1988年,完成了多个工程项目,包括引进工程和扩建工程,获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工程设计奖。
3.创新与国际合作(2008-至今):
2008年,与全球顶级轮胎制造商法国米其林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其轮胎产品挤出类设备的全球主要供应商。
研发的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突破了发达国家的“卡脖子”技术,解决了绿色轮胎胎面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2023年桂林橡胶设计院橡胶机械销售收入近120亿,位居全球第8。未来,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对复合橡胶挤出机组向系列化、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节能高效化进行进一步研发,争取实现绿色轮胎绿色制造。
5.赛象科技
始创于1989年的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象科技”)是我国轮胎装备行业的开拓和领军企业。赛象科技在公司党委的引领带动下,已形成橡胶机械、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智能医疗装备、物联网智能服务平台五大事业板块,为今后的发展做好了布局。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初创与技术突破(1989年 - 1999年):
公司由张芝泉先生创立,他是一位资深的轮胎设备专家。初始阶段,公司面临从国外引进二手设备的困境,这激发了张芝泉先生决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子午线轮胎制造装备。
2.行业领导与国际化(2000年 - 2012年):
公司改制为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始专注于子午线轮胎成套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赛象科技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受到认可,还成功出口到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印度等多个国家,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垄断。
3.持续创新与转型(2013年至今):
面对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公司从传统的“装备”企业向“装备+服务”供应商转型。推出了“赛象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提升设备的智能化和客户服务水平。
2023年赛象科技橡胶机械销售收入为79百万美元,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机器人技术和物联网领域,以保持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6.益阳橡塑机械
益阳橡机始建于1970年,经过5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大容量密炼机、高精度轮胎硫化机、大规格平板硫化机、双锥双螺杆挤出机等大中型橡胶机械为主的产品格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轮胎、输送带、电线电缆、摩擦材料、医用橡胶等行业领域。凭借过硬的质量,取得了欧盟CE、美国UL和巴西NR等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远销欧洲、北美、南美和东南亚等知名轮胎和橡胶制品企业。
益阳橡塑机械发展历程的几个关键里程碑如下所示:
1.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益阳橡机在橡胶机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成就,其主导产品包括大容量密炼机、高精度轮胎硫化机、大规格平板硫化机、双锥双螺杆挤出机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轮胎、输送带、电线电缆、摩擦材料、医用橡胶等行业。
特别是,益阳橡机开发了GE420/GE800T、GE580/GE1000T超大型串联式密炼机,这些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提升了橡胶混炼装备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国际市场拓展
益阳橡机的产品远销欧洲、北美、南美和东南亚等地区,其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公司的产品通过了欧盟CE、美国UL和巴西NR等国际认证。
3.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
面对行业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益阳橡机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例如,公司开发了高效、节能、环保的GE320/GE590T串联密炼机,并致力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4.企业荣誉与资质认证
益阳橡机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研发经验,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08项,软件著作权18项,并参与制订、修订国家标准60余项。公司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3年益阳橡机橡胶机械销售收入为63百万美元,未来益阳橡机持续投入研发,推进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利用先进的数控生产设备和数字化整体战略解决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目标是成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生产线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专家。
7.桂林橡胶机械
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橡机”)成立于1966年,由沈阳迁至桂林。经过58年发展,该公司已成为中国橡胶机械研发、制造及出口基地和轮胎硫化关键技术的“领跑者”,是轮胎硫化机国家标准主起草单位、中国橡胶机械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其生产的轮胎硫化机、轮胎成型机等产品正为全球轮胎生产企业提供澎湃动能。
,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创与迁移:
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66年,由沈阳迁至桂林。这一迁移是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需求,利用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进行橡胶机械的生产和研发。
2.初期建设与发展:
公司在初期面临了诸多挑战,包括缺乏吊装设备和运输大型机器的困难。尽管如此,通过人力和简单的工具,公司逐步完成了厂房和设备的建设。1969年,公司开始部分投产,实现了橡胶机械的产量和工业产值。
3.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展:
1975年,公司成功研制出第一台63.5吋双模轮胎定型硫化机,这是中国生产的第一台硫化机,打破了依赖进口的局面。此后,公司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188吋全钢巨胎液压硫化机,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还成功出口到国际市场。
4.国际化与品牌建设:
2000年,公司开始与欧洲客户合作,签订批量的液压轮胎硫化机合同,这标志着公司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2004年,桂林橡胶机械厂取得历史突破性发展:年生产轮胎硫化机500台,在中国石油、化工、橡胶专用设备制造50强中排名行业第五位,在橡胶机械制造行业排名第一,轮胎硫化机产量世界第一,销售额居世界第五。
2006年,“力创”品牌的轮胎硫化机荣获“中国名牌”称号,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国际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2007年,企业自主研发的188吋全钢巨胎液压硫化机、36.00R51全钢巨胎成型机分别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全钢巨胎关键设备的技术封锁,实现了我国全钢巨胎关键设备国产化“零”的突破。
2023年4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桂林橡机正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该公司于2004年10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来,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未来桂林橡机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让“桂林造”硫化机广泛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8.华澳科技
华澳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轮胎硫化机生产厂家,涵盖了从高端摩托车轮胎、轿车轮胎、载重卡车轮胎到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的全线产品。公司20年来一直专注于为全球顶尖轮胎企业提供硫化机,客户包括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大陆、横滨、住友、倍耐力等,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全球各地。总部位于苏州,生产基地在盐城,并在全球各大洲设有分支机构。
华澳科技成立于1999年,起源于厦门澳力普轮胎设备有限公司。公司的创始人陈强先生在澳大利亚轮胎企业工作期间,深刻体会到国内设备质量与国外的差距,这激发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
2005年,陈强带领团队在苏州创建了华澳科技,专注于轮胎硫化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之初,就设定了生产世界一流硫化机的目标。
华澳科技在硫化机技术上不断创新,从最初模仿国外产品,逐步发展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硫化机。公司开发的第四代液压硫化机,以其高精度、可靠和高性能的特点,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公司产品线不断扩展,包括机械式、液压式和混合式轮胎硫化机,以及后充气、模具预热装置等配套产品,实现了从36"到130"硫化机的系列化和产业化。
华澳科技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国际轮胎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如固特异、普利司通等75强中的前10强企业。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知名度,也为其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和收入来源。
2016年在美国成立分公司,2018年在美国成立售后服务中心,以及2018年设立欧洲办事处(荷兰)和印度分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国际布局。
未来华澳科技将在2个方面发展,通过核心零部件自主生产实现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加大对机械加工及铆焊车间持续投入,力争具备轮胎硫化机核心部件及部分电气件的自行加工生产能力。另外,丰富产品种类,拓宽产品线,加快巨胎液压式硫化机研制,形成PCR、LT、TBR、工程巨胎四大系列子午胎硫化机的系列化。
9.大连第二橡塑机械
大连第二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始建于1972年,系原国家化工部定点工厂,是专业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维修为一体的综合橡塑机械厂。主要产品有各种规格的橡胶(塑料)加压式捏炼机、密炼机、开炼机、橡胶(塑料)压延机、橡胶过滤挤出机、XY系列压延机、胶片冷却机等。
1987年,大连第二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引进了“日本森山株式会社”的橡胶机械技术,这标志着公司在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992年,大连第二橡塑机械公司开始批量生产“加压式捏炼机”,这是公司产品线扩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举措。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连第二橡塑机械公司体制经历了从原有公有制结构到股份所有制的转变,这一改革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连第二橡塑机械公司还陆续开发了其他橡塑机械产品,如密炼机、开炼机、橡胶(塑料)压延机等,丰富了产品线,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023年大连第二橡塑机械销售收入近50百万美元,未来大连第二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国际市场,成为橡塑机械领域的领军企业。
10.青岛海琅特种装备
青岛海琅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是一家专注于特种装备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三大业务板块包括橡胶机械、碳纤维、玻璃纤维高分子材料加工智能装备以及特种装备,涵盖了智慧农业、边防巡检和特种机器人等领域。
海琅特装是双星集团旗下,智能制造业务已从传统的橡胶轮胎行业延伸至汽车、家电、电子、冷链、医疗、物流仓储等各个行业。
在轮胎领域,双星集团早已出海。2018年,双星集团以约39亿元人民币持有韩国锦湖轮胎45%股权,正式成为其控股股东。
双星集团在越南“落子”。2021年,青岛双星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双星国际产业有限公司完成向锦湖越南9230万美元的增资, 用于锦湖越南年产轿车胎300万条、卡车胎80万条项目建设。
2023年,海琅特装橡胶机械销售收入为47百万美元,未来双星集团将告别中低端竞争,高端突破,走向欧洲。